22家子醫院官網紛紛關閉,“長峰”劫后難余生
2018年,因資金鏈斷裂,武漢長峰康復醫院關停。如今這家醫院已在長峰醫院財報中找不到身影,唯有地圖上留下的“武漢長峰康復醫院停車場”“金龍大街武漢長峰康復醫院(公交站)”痕跡。20年來,長峰醫院通過興建、收購等方式構建了自己的“醫療帝國”;馂娘L波后,北京商報記者4月20日搜索發現,長峰醫院22家子公司的官網均呈“Not Found”狀態,而這22家子公司中仍有17家虧損。后續面臨的索賠等一系列資金問題讓長峰醫院面臨破產的可能,武漢長峰康復醫院的倒閉或許會在長峰系中重新上演。
官網關閉,但仍可就診
打開“廣州長峰醫院有限公司”官網,一行“Service Unavailable”出現眼前。這家成立于2017年的公司,是長峰醫院主要的控股參股公司。2022年上半年,廣州長峰醫院有限公司實現凈利228.69萬元,是長峰醫院22家子公司中為數不多盈利的公司。
火災風波后,長峰醫院旗下的子公司相繼關閉官網。打開成都長峰醫院管理有限公司、重慶長峰醫院有限責任公司、西安長峰醫院有限公司等每一家公司的頁面,印入眼簾的只有“Not Found”或者空白。
這些子公司由長峰醫院通過收購兼并、托管等方式獲得,以此構建了自己的醫療版圖。丁香人才信息顯示,成立短短五年間,長峰醫院在北京、上海、鄭州、濟南等地建立了北京豐臺長峰醫院、上海曹安醫院、鄭州長峰醫院、濟南民生醫院、重慶長峰醫院、鄂州中醫血管瘤?漆t院等十多家全資醫療機構。
至2022年上半年,長峰醫院旗下的子公司達22家。這些醫院深深烙著長峰的印記,其中有13家的名字包含長峰二字。
目前,盡管子醫院官網已經關閉,但部分醫院仍可就診。北京商報記者以消費者身份向成都長峰醫院咨詢,工作人員告訴北京商報記者,目前可預約下周一的面診。線上接診人員則向記者索要了病情照片,稱可以先線上看看具體情況。成都長峰醫院工作人員也表示,醫院正常營業。
長峰醫院余震下,子醫院的管理情況引發了一波公眾關注。天眼查App顯示,長峰醫院旗下多家醫院曾在消防抽檢中被發現問題。其中,2020年12月,南寧長峰中醫醫院有限公司因抽查檢查發現問題,被南寧經濟技術開發區消防救援大隊責令整改。2021年12月,廣州長峰醫院有限公司違反了《醫療廢物管理條例》第二十條的規定,被天河區衛生健康局警告并處以8000元罰款。
“沒有影響,消防事故沒有影響啊”,長峰醫院某子醫院工作人員向北京商報記者表達了長峰醫院失火對公司影響的看法,目前該子醫院仍是正常營業,正常接診。
半數公司虧損,資金斷裂危機
曾作為長峰醫院旗下的子醫院,武漢長峰康復醫院已在最新財報中找不到蹤跡。曾在該院負責信息化的張先生(化名)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因資金鏈斷裂,武漢長峰康復醫院于2018年8月1日正式停業。
據了解,在資金鏈斷裂前,武漢長峰康復醫院已被長峰醫院轉手給湖北未名健康產業有限公司。通過天眼查App可知,湖北未名健康產業有限公司的股東之一正是長峰醫院實控人汪文杰的愛人曾婭。
“醫院戰略運營管理生死局”是北京君都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生命科學與健康醫療法律部主任張文波給出的關鍵詞。從業內人士的視角,火災事故將給長峰醫院旗下子醫院帶來一連串的影響。
在22家子醫院中,長峰醫院共有成都長峰醫院管理有限公司、西安長峰醫院有限公司、貴陽長峰領航醫院有限公司、鄭州長峰醫院有限責任公司、南昌長峰領航醫院有限公司、上海曹安醫院有限公司以及山西長峰血管瘤醫院有限公司等17家公司虧損,合計虧損額達2657.34萬元。
長峰醫院整體業績不甚樂觀。2020-2021年,長峰醫院分別虧損3729.34萬元、2888.68萬元。2022年上半年,長峰醫院實現營業收入2.53億元,同比減少5.12%;虧損3264.38萬元,同比擴大153.23%。
張文波認為,長峰醫院除廣州和重慶的子公司之外,大部分子公司處于虧損狀態。重大火災事故造成了較大人員傷亡及財產損失,損失金額尚不明確。實際上,在全國有10多家醫院的長峰醫院經營情況并不樂觀,并且長峰醫院存在花費數億元做營銷等問題。因此,這場火災可能造成長峰醫院及其子醫院經營的困難,甚至可能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信譽修復是長峰醫院旗下子公司首先面對的問題。北中醫戰研院岐黃法商研究中心主任、醫藥衛生法學教授鄧勇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長峰醫院火災一事對旗下各個子醫院的聲譽影響很大,患者在求醫時聽到“長峰”的名字,會對其管理能力等方面有所顧慮,從而影響到經營,這對本部和地方醫院都是重創。長峰醫院后續將面臨索賠等一系列的資金問題,這考驗其現金的能力,若賬面資金不多,這對旗下各個子醫院的運營也會造成影響。
“民營醫院發展到今天,已經在數量上超過公立醫院,但高質量發展毫無疑問將成為必然趨勢”,張文波表示,目前通過長峰醫院的失火事件,可以反映出整個行業面臨著信任缺失、人才競爭、管理滯后、監管強化等諸多挑戰,特別是運營及資金流轉的壓力讓不少民營醫院只能看到眼前的經濟效益,無法考慮長遠的醫院這個行業的本質屬性。
鄧勇表示,火災給所有醫院都敲了警鐘,醫院的風險防范能力要加強,這是懸在運營管理者頭上的利劍,平常的消防演練主要是后勤人員參加,少數的醫務人員參加。真有意外發生時,后勤人員第一時間趕不上,且人數有限,所有醫院平時都要把防火和應對火災的能力做到實處,而不是簡單請消防人員講講課、拍拍照,要有真正的組織能力。另外在技術方面也要進行革新,進一步升級防火措施和消防通道。
記者 姚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