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4月24日電 24日恒指收跌0.58%,報19959.94點,失守2萬點大關;恒生科技指數收跌0.22%,連跌五日。醫療板塊逆勢上漲,汽車股漲幅居前。
盤面上,大型科技股多數下跌,騰訊、阿里巴巴、小米均跌超1%,快手漲3%,網易漲1.2%;黃金股齊跌,中國黃金國際跌超4%,招金礦業、紫金礦業、山東黃金跌超2%。
航空股、旅游股大跌,同城旅行跌超3%,中國中免、南方航空、東方航空、中國國航跌超2%,國泰航空、美蘭空港跌超1%。
體育用品股走低,李寧、波司登、中國動向跌超3%,滔博、安踏、特步跌超1%。
抗疫概念股集體上漲,三葉草生物漲超11%,山東新華制藥漲超5%,阿里健康、開拓藥業漲超4%,康希諾生物、中國中藥、歌禮制藥、石藥集團漲超3%。
電力股普漲,華電國際電力漲超5%,華能國際電力漲2%,大唐發電、華潤電力等跟漲。
汽車股反彈,華晨中國漲超5%,比亞迪股份漲超3%,蔚來、小鵬、理想等跟漲。
東吳證券認為,如果5月中國經濟增速環比回升確定,5月美聯儲停止加息信號明確,外資長錢很可能會在5-6月流入中國,利好港股和A股。如果長錢按預期流入,市場或切換至泛消費板塊,以及中國強勢制造業板塊。
中金公司認為,市場短期可能缺乏明確方向、更重結構,維持盤整態勢,但大幅下行風險也有限。中期來看,市場的前景并不悲觀,任何因意外沖擊而導致的大幅回調都是更好的再布局良機。配置上采取“啞鈴型”策略,關注高分紅潛力的國企(分紅現金流)以及盈利較好的優質成長板塊(經營性現金流,如互聯網、以及軟件與硬件板塊)。(中新經緯APP)
(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